4月24日上午,剛剛投入試運行不到半個月的大象融媒新聞島,迎來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大象融媒歷時50分鐘的調研中,劉奇葆和大象融媒記者深入交流,稱贊大象融媒記者是名副其實的全媒體記者。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素萍,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李文慧等陪同調研。
上午9時40分,劉奇葆一行來到大象融媒“新聞島”一樓的新聞指揮中心,頓時,大廳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劉部長,這個就是我們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打造的大象融媒新聞島,又稱中央大廚房。它的物理空間是全開放式、放射性的格局。中間這個圓形指揮臺,叫新聞指揮臺,在這個指揮臺上就坐的是我們當天值班的新聞指揮官,也就是我們此前的總編輯、副總編輯,還有各個所屬媒體的負責人。以前,他們都是坐在會議室、辦公室,而現在他們就坐在這個指揮臺上,直接指揮我們的新聞生產。像這位,他就是我們的新聞指揮官,名叫夏繼鋒,以前他是東方今報的副總編輯,而今天他坐在這里值班,要對大象融媒旗下所有媒體的新聞負總責。”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朱夏炎向劉奇葆介紹大象融媒新聞島的情況。
看到大象融媒全媒體記者手持的無人機、VR、720度相機、谷歌眼鏡等諸多高科技采訪設備,劉奇葆停下了腳步。
“他們都是全媒體記者。”朱夏炎指著正在操作采訪設備的記者說。此時,劉奇葆笑著說,“這個全媒體的概念,是我提出來的,標準很高啊。”
接著,劉奇葆詢問手中拿著無人機拍攝設備的大象融媒映象網記者劉棟杰:你這個全媒體記者,會幾樣啊?
“劉部長,我主要會文字、視頻、攝像。”劉棟杰回答。
劉奇葆又問:像這樣的記者,你們集團還有多少?
朱夏炎說,200多個,不到總人數的十分之二,距離部長的要求還有距離,“但您放心,一年之內我們會把他們都培養成全媒體記者。”
面對大象融媒的無人機新聞戰隊,劉奇葆感慨“無人機設備非常便利”,讓大家意外的是,他還說出了無人機的品牌。由此可見,身為部長的他十分內行。
“它的價格,比一個好的相機還便宜,現在廣泛使用。質量可以保證嗎?”劉奇葆詢問劉棟杰。
“可以。”
“操作半徑有多遠?”
“理論上可以飛到500米高,但是按照民航法規定,超過120米都要報批。”劉棟杰一句專業的回答,劉奇葆會心一笑。
劉奇葆繼續問:“能遙控多遠?”
“也是500米。”劉棟杰回答道。
劉奇葆說,現在很多驢友,都用上了無人機,讓無人機提前探路。
“這樣的無人機,大象融媒集團還有十幾臺,組成了一個無人機戰隊。像去年的鄭州上合會議期間,我們的無人機戰隊就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大象融媒集團董事長石曉兵匯報說。
此時,劉奇葆邊走邊看邊稱贊:你們大象融媒的記者現在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全媒體記者了!
作為全國首家提出“融合”的媒體集團,也是全國唯一一家融媒體集團,到底有什么優勢,不但是社會大眾關心的話題,也引起了中宣部部長劉奇葆的高度關注。4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大象融媒集團調研時,專門問了一個問題:你們的優勢在哪兒?
4月24日上午,在大象融媒新聞指揮中心的可視化監測與展示大屏前,劉奇葆駐足觀看。
“劉部長,您看,這個大屏上顯示的就是我們大象融媒所屬的媒體,有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還有微博、微信、微視頻、客戶端、網絡、IPTV等新媒體,還有全國唯一一個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播出的衛視航空港在線。”朱夏炎詳細解說,劉奇葆頻頻點頭。
聽朱夏炎說到航空港在線,劉奇葆很關切地詢問航空港在線的由來。
此時,陪同調研的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說,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國務院批復的一個國家戰略,也是全國唯一一個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而去年12月份開播的航空港在線,則打開了一扇河南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交融的新窗口,更加有力地推動河南加快走向世界、融入全球,讓世界更好地感知河南、認識河南。
聽了謝伏瞻的介紹,劉奇葆十分高興,并對航空港在線的發展寄予厚望。
隨著可視化監測與展示大屏的變化,屏幕上顯示出大象融媒的新聞生產流程。
此時,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素萍向劉奇葆解釋,大象融媒的新聞流程,從線索報批到審核通過,從全媒體記者采訪到成稿,所有流程都在這里清清楚楚,而后期編輯進行二次生成,隨后進入全媒體端口進行全媒體分發,實現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端傳播,更關鍵的是實現了可管可控。
“你們的三審制度怎么落實?”劉奇葆關切地問。
朱夏炎說,所有稿件全部三審,而且都在云端上。
劉奇葆又問:這么多新聞,發哪篇不發哪篇,如何決定?是總編室統籌還是其他什么形式?
“大象融媒有很多產品,面對新聞素材,首先是各個產品端先選,然后是產品負責人二選,最后是新聞指揮臺上新聞指揮官三選。”朱夏炎說。
聽朱夏炎這么一說,劉奇葆再次發問:你們的優勢在哪兒?
朱夏炎自豪地說,一是普及面寬了,二是是受眾多了,這也是最重要的優勢。“舉個最近的例子,昨天(4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作了重要講話,我看到這個消息后,立即指示利用三微一端進行傳播,讓全省億萬群眾了解總書記的講話精神。”
聽了朱夏炎的解釋,劉奇葆還十分關心地詢問:你們有客戶端吧?
“有啊!我們有猛犸新聞客戶端,當然,還有微博、微視頻、微信、網絡,真正的全媒體。”朱夏炎回答。
此時,劉奇葆稱贊道,“你們的形態很全”。
4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大象融媒集團調研時,詳細了解大象融媒的發展情況,了解大象融媒新聞島的結構和工作流程,并現場“考試”當天的新聞指揮官。劉奇葆還稱贊大象融媒是新型主流媒體集團,要不斷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提高忠誠度。
調研中,劉奇葆詳細詢問大象融媒的發展情況,了解大象融媒新聞島的結構、流程和理念,隨后,他還現場當起了考官,向大象融媒新聞島當天值班的新聞指揮官、東方今報副總編輯夏繼鋒出了一道“考試題”。
劉奇葆問道,“你們的新聞生產實施’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大象融媒這么多形態不同的媒體,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
面對這一專業提問,夏繼鋒回答說,“我們的視頻編輯、音頻編輯從專業上對產品負責,我這個新聞指揮官最重要的是把政治關”。
此時,大象融媒總編輯徐秀麗補充說,針對同一題材的產品,像昨天(23日)舉行的全國宗教工作會議這條新聞,我們首先通過新媒體發布快訊,原汁原味的呈現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緊接著,報紙端可以發布一些深度解讀,評論也及時跟上。之后,網絡做融合新聞,把當天的視頻、音頻新聞做融合。微博、微信、微視頻和客戶端根據各自的特點制作H5等多種形式,推出創新報道。
隨后,朱夏炎向劉奇葆詳細匯報了大象融媒旗下的廣播、電視、報紙以及微信、微博、微視頻、客戶端、網絡等新媒體在面對同一新聞事件時,如何在“多端傳播”上的做法和經驗。
“新聞島是通過化學反應產生出的巨大裂變,而不是簡單物理堆砌出的體積大小。”朱夏炎總結說。
得知大象融媒是全國首家提出的黨字號融媒體集團,劉奇葆給予了充分肯定。
“面對同一新聞事件,我們是黨字號媒體,為黨和人民發聲,讓黨和人民放心。不像個別商業網站,他們摘取片段,加個標題,有的把原意凸顯了,有的則把原意歪曲了。所以,在移動互聯時代,作為黨的媒體,不能單單說電視、廣播、報紙,應該用綜合的媒體形態來呈現。”說到此,劉奇葆稱贊,“大象融媒是新型主流媒體集團”。
劉奇葆說,建設新興媒體集團就是當下媒體建設的目標,這里面的技術支撐、操作流程很重要,而與之相適應的體制或機制也要調整,要改革,要配套。在新媒體的從業人員中,以前都是聘用的,很多都是臨時工,下一步,還要相應的解決他們的編制,因為采編人員、采編骨干要相對穩定,要增強他們的責任感、使命感,提高他們的忠誠度。
隨后,劉奇葆還觀看了大象融媒集團的宣傳片,參觀了河南廣電開發的IPTV、OTT互聯網電視、移動手持電視、無線數字電視等最新互聯網產品。
作為領導者的掌上高參和我省黨字號新聞客戶端,猛犸新聞客戶端受到劉奇葆的格外關注。4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大象融媒集團調研時,十分關注猛犸新聞客戶端的發展,他還接過記者的手機,進入猛犸新聞頁面,仔細閱讀了其中一篇文章后,手動點贊。
24日上午,離開大象融媒一樓的新聞指揮中心,劉奇葆來到二樓的播控調度中心。
這里與傳統廣播、電視的播控平臺不同,從一樓的新聞指揮中心到二樓的播控調度中心、再到三樓的全媒體演播中心,全部建立在中原云大數據的融媒云上,集匯聚分發、播出控制、監管監看和調度發布為一體的全功能融合播控調度中心。
“傳統廣播電視、網絡電視臺、互聯網站、移動客戶端的內容均可以通過這個屏幕看到,進行實時管控、調度和監看,真正編織成了全省可管可控的一張網。”朱夏炎介紹,全省18個省轄市及108個縣的文圖、音視頻節目,都可以在這里實時監控到。
劉奇葆一邊聽著解釋,一邊看著屏幕上顯示的內容。
既然能實時監控到各地市及縣里的電視臺,那是否能監控到正在看電視的人數呢?工作人員輕輕一點,大屏幕上出現了全省及各地市的統計數據。“您看現在,10點15分,鄭州正在看電視的人數是35萬4000多人,全省140多萬。 ”朱夏炎解釋說。
劉奇葆邊看邊微笑點頭。
看完廣播電視信號畫面,現場監控屏幕上又顯示出了大象融媒旗下幾個重點新聞網站以及猛犸新聞客戶端的首頁。
“你看,這就是我們的猛犸新聞客戶端。”朱夏炎指著屏幕上顯示的猛犸新聞客戶端首頁解釋道。
“劉部長,您好,我是大象融媒猛犸新聞記者。”猛犸新聞記者高冬麗拿出手機向劉奇葆展示:“這就是我們的猛犸新聞客戶端,這篇就是我們有關大象融媒新聞島的新聞,圖文并茂,很直觀。”
移動互聯時代,誰搶占了先機,誰就掌握了輿論制高點。河南廣電及早謀劃,站在一省一端的戰略高度,早在去年8月底,猛犸新聞客戶端就開始上線試運行,到今年4月中旬,短短150多天時間,猛犸新聞下載量已經突破了158萬次,粉絲遍遍布海內外。在全國新聞類客戶端的排名也升至第24位,進入國內新聞客戶端第一方陣,成為中部地區時政新聞第一端。
劉奇葆接過猛犸新聞記者遞過來的手機,一邊聽,一邊瀏覽猛犸新聞客戶端上的有關新聞報道。
“你們這個客戶端也是一個獨立單位吧?”劉奇葆好奇地問道。
“對,猛犸新聞客戶端是大象融媒旗下一個獨立的單位,與東方今報報端一體運作。”朱夏炎回答說。
劉奇葆仔細閱讀了猛犸新聞當天首頁的《大象融媒“融”出一番新氣象,將加快打造猛犸新聞》這篇新聞后,欣然為這篇新聞點了個贊。與此同時,監控大屏幕上也可以看到這篇新聞又多了一顆“贊”。
大象融媒自成立以來,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時間內,已經“融”出了一片新天地,其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領河南之先,在國內備受矚目,成為全國傳媒界關注的焦點。4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大象融媒集團調研時,現場同正在蘭考采訪的記者進行視頻連線,稱贊大象融媒宣傳焦裕祿精神非常有意義。
在大象融媒新聞島二樓的播控調度中心調研時,大象融媒全媒體記者徐榮榮正在蘭考縣采訪。技術人員輕輕一點,播控調度中心大屏幕的場景,就切換到徐榮榮的采訪現場。
此時,劉奇葆通過監控中心的指揮話筒,與徐榮榮進行4G直播視頻連線。
“劉部長,您好,我現在在蘭考縣固陽鎮的一個樂器加工廠,這里制作的古琴就是用當年焦裕祿書記推廣種植的泡桐樹來制作的…… ”徐榮榮向劉奇葆詳細介紹了采訪情況以及當地的扶貧情況。
介紹完當地情況,徐榮榮還向劉奇葆介紹了自己的采訪對象,他就是蘭考縣固陽鎮后雙井村村支書,同時也是該村樂器加工脫貧的帶頭人湯二法。
“現在全球有華人的地方,都有我們蘭考焦桐制作的古琴。”在視頻連線中,湯二法向劉奇葆介紹了當地通過樂器加工脫貧的做法,還盛情邀請劉奇葆:“劉部長,我們大伙們都想讓您到我們蘭考來看看我們的民族樂器。”
聽到湯二法的盛情邀請,劉奇葆笑著說:“二法同志很有辦法啊,不只是二法,是多法,祝你們的琴廠越辦越好。”
隨后,劉奇葆還贊揚大象融媒全媒體記者,“你們宣傳焦裕祿精神非常有意義。”
4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大象融媒集團調研時,同編輯記者進行深入交流,現場氣氛十分活躍,猛犸新聞小編還給劉奇葆送上了一件特殊禮物。
24日上午10時20分,劉奇葆來到大象融媒新聞島三樓的全媒體演播中心。
“這里是全開放式設計,包括6個演播室、11個直播區,涵蓋視頻、網絡、音頻全部制作環節,并通過自動化控制,實現無人值守、全演播室聯動錄制節目,全媒體覆蓋直播。它是基于最先進的云平臺大數據之上,可以破除地域限制,素材來源、錄制播出均在云端完成。”朱夏炎指著眼前的三臺機器人攝像機對劉奇葆說。“在這個地方,720度無拍攝死角。”
位于中心中央的演播間正在為即將到來的護士節錄制“最美護士”特別節目。“這是省委宣傳部‘最美’系列報道中的一項。”朱夏炎介紹說。
兩位“最美護士”候選人和主持人正在做節目錄制前的溝通。劉奇葆走上前,親切地和她們握手并和她們熱情交談,最后還同所有現場工作者合影留念。
隨后,劉奇葆還來到設在大廳一側的大象融媒各媒體直播區與工作人員握手問好。劉奇葆還詢問猛犸新聞記者米方杰:是不是現場寫好稿子就上傳發送了?
米方杰回答,在這個區域工作的記者來自大象融媒集團旗下各個媒體,在演播室節目進行錄制的同時,各媒體記者便根據各自媒體需要,現場采寫稿件并即時上傳發送。
此時,猛犸新聞記者張靜拿出一幅早已畫好的劉奇葆漫畫肖像。
接過漫畫,劉奇葆細細端詳,然后好奇地問:“這個漫畫是手畫的還是電腦畫的?”
朱夏炎解釋說:“這幅漫畫是手繪的,是大象融媒新媒體小編一筆一筆畫出來的。”
聽了這話,劉奇葆笑著說:“把我畫的很’萌’嘛!”現場的人聽了這句話,發出了會心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