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18日07:18 來源: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
70年,從傳統農業大省,到新興工業大省
從河南制造到河南創造
從河南產品到河南品牌
河南工業轉型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不斷邁進
一批知名企業和高端產品正成為河南制造“新名片”。
“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11月21—22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指示精神暨建設“中國糧谷”研討會在鄭州舉行,研討會基于河南工業大學提出的“中國糧谷”建設方案,國內專家相聚一堂共謀百姓飯碗 。研討會階段,河南工業大學校長卞科作“中國糧谷”項目建設工作匯報。
梁兵今年45歲,是河南平原光電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從平光小學到平光技校,再到1993年入職平原光電……梁兵從一名普通技校生成長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首席技師”和國家級技能大師。
11月17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河南省近日新建一批共35家省級重點實驗室,使河南省的省級重點實驗室總數達到240家,進一步提升了河南省高能級創新平臺的科技實力。比如,依托鄭州大學建設的“河南省晶態分子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任由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臧雙全教授擔任。
中國500強,不僅是無數企業努力奮斗的目標,也是國家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支撐。原材料、冶金工業是河南的傳統優勢產業,本次上榜的河南企業中,煤炭、化工、冶金企業占大多數,這既是河南工業底色的映照,也成了河南產業轉型升級的“痛點”。
全省城鄉配送當日達、次日達,進出口通關時間壓減50%以上……河南近日出臺降低物流成本實施方案,提出24條具體舉措降成本、提效率。方案提出,今年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
“雁陣模式”最初是一個經濟學概念,大意是指亞洲各國通過產業轉移,形成有梯度的產業分級,各自形成比較優勢。產業轉移形成“雁陣效應”,推動當地形成產業集群,在河南已成現實圖景。
10月15日,2020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隆重開幕,中原大地再次迎來一場產業盛會。在推進產業轉移活動中,河南還立足比較優勢,因地制宜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路徑、新模式。
最終,河南高校包攬TOP1-6:河南大學以2,583,735票的結果斷層出道,贏得10噸助農西瓜獎勵。在西瓜交接儀式上,河南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劉志軍用“愛心之瓜”“自強之瓜”“青春之瓜”來形容河南大學贏來的10噸扶貧助農西瓜。
兩年多來,河南工業大學先后組織糧油、設計、電商等各類專業團隊200多人,奔赴光山投身精準扶貧,持續發力推進產品、企業、產業升級。在平行推進的各項扶貧工作中,電子商務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由副校長朱文學任組長,集聚了校內優勢專家、教師資源。
(三)2020級新生:研究生8月29日報到注冊;專升本學生9月4日報到注冊;本科生自9月14日起分期分批、錯時錯峰報到注冊。(三)9月12-13日,2017級本科和2016級(學制五年)本科、職業技術學院2017級和2018級五年制專科學生,各學部(院)每天安排50%學生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