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8日16:2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 題:這個秋冬季,京津冀地區藍天保衛戰怎么打?
新華社記者高敬
這個秋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藍天保衛戰該怎么打?生態環境部日前公布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給出了明確的目標和舉措。
這份攻堅方案由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6省市人民政府共同發布。記者對攻堅方案中的幾大關鍵數字進行了梳理。
數字一: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今年秋冬季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
方案要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要推進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全面完成2019年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秋冬季期間(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6%。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18-2019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同比出現惡化:PM2.5平均濃度同比上升6.5%,重污染天數同比增加36.8%。部分地區散煤復燒、“散亂污”企業反彈、車用油品不合格、重污染天氣應對不力等問題仍然突出。
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目標年、關鍵年,2019-2020年秋冬季攻堅成效直接影響2020年目標的實現。方案提出,據預測,受厄爾尼諾影響,2019-2020年秋冬季氣象條件整體偏差,不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進一步加大了大氣污染治理壓力,必須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抵消不利氣象條件帶來的負面影響。
方案從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重污染天氣應對、基礎能力建設等方面作出部署,要求各地扎實推進各項任務措施。
數字二:“2+26”城市完成散煤替代524萬戶
北方地區清潔取暖,一頭連著藍天,一頭連著民生。方案提出,根據各地上報情況,2019年10月底前,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完成散煤替代524萬戶。其中,天津市36.3萬戶、河北省203.2萬戶、山西省39.7萬戶、山東省114.3萬戶、河南省130.7萬戶。
各地的清潔取暖改造中,一個“宜”字是必須堅持的原則。方案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確定改造技術路線。堅持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積極推廣太陽能光熱利用和集中式生物質利用。
為保障群眾溫暖過冬,方案強調,按照“以氣定改、以供定需,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則,堅持“先規劃、先合同、后改造”,在保證溫暖過冬的前提下,集中資源大力推進散煤治理;同步推動建筑節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工程質量,嚴格安全監管。
如何避免之前出現的能源保障不充分等問題,方案提出,各地應根據簽訂的采暖期供氣合同氣量以及實際供氣供電能力等,合理確定“煤改氣”“煤改電”戶數,合同簽訂不到位、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安全保障不到位的情況下,不新增“煤改氣”戶數。
方案要求,“煤改電”要以可持續、取暖效果佳、可靠性高、受群眾歡迎的技術為主,積極推廣集中式電取暖、蓄熱式電暖器、空氣源熱泵等,不鼓勵取暖效果差、群眾意見大的電熱毯、“小太陽”等簡易取暖方式。
數字三:河北省完成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1億噸
攻堅方案提出,2019年12月底前,河北省完成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1億噸,山西省完成1500萬噸。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是我國最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今年我國開始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介紹,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粗鋼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一半。燃煤電廠實施超低排放以來,火電行業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2017年鋼鐵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過電力行業,成為工業部門最大的污染物排放來源。
同時,鋼鐵行業是貨物運輸量最大的行業之一,且主要依靠公路運輸,運輸過程中的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突出,占鋼鐵企業自身排放的20%以上。
因此,以公轉鐵為代表的運輸結構調整也是今年秋冬季攻堅方案的重要內容。方案提出,加快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鐵路專用線重點建設項目共計30余項。
在應對重污染天氣方面,方案提出,實施差異化應急管理。對一些重點行業,明確績效分級指標,確定A、B、C級企業,實施動態管理。原則上,A級企業生產工藝、污染治理水平、排放強度等應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在重污染期間可不采取減排措施;B級企業應達到省內標桿水平,適當減少減排措施。
10月22日,映象網記者從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了解到,金秋時節電影小鎮將推出豐富多彩的活動,豐富游客體驗,拉動文旅消費。
10月12日,記者獲悉,即日起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組織9個工作組,對全省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專項督查,進而指導各地堅持問題導向,查找薄弱環節,督促整改落實,補齊短板弱項,堅決打贏秋冬季疫情防控攻堅戰,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9月11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新聞發布會。在上午的發布會現場,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綜合組副組長、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若石介紹了河南省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9月3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徐立毅調研檢查我市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安排部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進一步夯實防控基礎,完善防控流程,突出抓好重點部位、重點領域和重大活動疫情防控,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這場持久戰。
11月20日,映象網記者從河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河南省環境空氣質量狀況暨解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方案”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11月18日,我省PM10、PM2.5累計濃度分別為96、55微克/立方米,目前達到國家和省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
秋冬季是一年中污染高發季節,污染程度重、持續時間長,為建立健全鄭州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應對機制,提高預防、預警、應對能力,及時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2016年10月,《鄭州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正式印發。經過第三次修訂,11月12日,《鄭州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2019修訂)》經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以市政府名義下發。
本報訊(記者 裴蕾)昨日下午,市政府召開2018年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第11次調度會暨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動員會議,通報近期全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進展情況,動員全市上下提高政治站位,狠抓綜合整治,堅決打好我市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新偉出席會議并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