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8日14:25 來源:映象網
新冠病毒除了呼吸道傳播以外,是否還有其他途徑,這一直是科研人員關心的熱點問題。
2月26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院副院長、眼科學科帶頭人沈曄教授團隊,在《醫學病毒學雜志》(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在線發表了一項研究工作,揭示在研究的新冠肺炎患者樣本中,存在一名結膜炎患者的眼淚和結膜分泌物樣本,在核酸檢測中出現病毒陽性結果。
該研究第一作者為夏建華,共同通訊作者為沈曄、郭東煜。論文第一單位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沈曄介紹,研究不同的傳播方式,對于把握新冠病毒傳染規律,改進疾病治療方法和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浙大科研人員從1月26日至2月9日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確診的30例新冠肺炎患者,對他們的淚液和結膜分泌物混合物開展研究。在第一階段6例樣本研究中,均未發現核酸檢測病毒陽性。團隊果斷認為,已有樣本并不具有代表性與全面性,為此需要延長觀察周期,繼續留在隔離病房開展采樣與研究。
研究團隊在一位新冠肺炎患者身上發現,該病人左眼具有結膜炎癥,即新冠引起的紅眼病,而右眼沒有此癥狀。而在此前的了解中,該患者入院前無結膜炎。本次研究中的其他患者樣品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研究樣本
“這位患者眼部的差異性非常具有代表性,在征得同意后,我們就研究結膜炎癥是否與病毒具有聯系?!蓖ㄟ^核酸檢測,浙大研究人員發現患有結膜炎的左眼新冠病毒檢測為陽性,而右眼則是陰性。為確保研究準確性,對兩只眼睛的結膜分泌物做了三次核酸檢查,結果均一致。
目前該患者通過抗病毒綜合治療,整體治愈的情況下,結膜炎癥也轉好,再次檢測眼部病毒轉陰。對于患者是如何因新冠病毒發生眼部結膜炎癥的,科研人員表示仍在持續研究。
沈曄介紹,通過這項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患者左眼結膜炎與新冠病毒有關;2、存在眼部傳染新冠病毒的風險;3、呼吸道可能不是新冠病毒傳播的唯一途徑。
沈曄表示,這項研究的現實意義在于提示醫務人員在檢查可疑病例時,除了佩戴口罩外,還需要佩戴護目鏡。該研究為國家新冠病毒防控相關指南和標準的進一步完善提供科學依據。
“結膜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眼白的最外層,是眼睛與空氣接觸的隔離物,氧氣可以在結膜吸收,參與代謝的屏障功能,其功能正??梢宰钄嗉毦?、病毒等病原體的侵入。”沈曄介紹,新冠病毒是否能找到人體免疫漏洞進入人體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期待通過合作解開謎題。
該研究得到浙江省科技廳重大科技項目支持。
來源:浙江大學
自動行駛的22個物流機器人 引來學生關注 它們會穿過人群、馬路 到宿舍區送包裹 浙大快遞配送量 排在全國高校前列
2020年8月2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從浙江大學黨委、校辦處獲悉,對于王某蕾一事,校方也在關注處理,此事由學校黨委教師工作部負責調查。8月17日,王某蕾的母親微博發文講述女兒的經歷,并控訴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農學系教授戴某。
通報稱,今天,浙大校務會議決定,給予2016級本科學生努某某開除學籍處分。
一份關于“浙江大學關于給予努××留校察看處分的決定”在網上引發熱議。2016級學生努××犯強奸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但只是被浙江大學給予留校察看處分。
多種因素交織之下,不少浙大學生對學校的不滿持續升溫,稱對學校“感到失望”,甚至在網絡上“口誅筆伐”。2018年,吸毒學生武某,被留校察看…… 從其他高校來看,哈工大兩名學生因考試作弊被開除。
浙江大學回應稱,此處理是根據該校的相關規定,并表示已經啟動后續調查,“一定會以事實為依據,嚴肅處理一切違反校紀校規的行為,絕不姑息。高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其所塑造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無論對學生還是對教師,往往都比社會對普通人的要求更高。
7月21日上午,浙江大學值班室一名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回應稱,7月20日浙江大學緊急召開了會議,正在研究處理此事,后續情況會再公布。浙江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官網7月17日公布了一則《浙江大學關于給予努××留校察看處分的決定》:努××,2016級學生。
24日上午11時,浙江孕35周新冠肺炎患者誕下的“元宵寶寶”結束觀察期,確認未感染,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出院。該名男嬰出生于元宵節,名為“小湯圓”,他的父母都是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此前已經痊愈出院。
近日,@浙江大學 評選出50份“最美學習筆記”。有醫學生用彩筆畫出十二指腸,有農學生用線條勾勒出植物脈絡,還有建筑學學生速寫出蘇州留園平面圖…有的筆記乍一看好像從教科書上復印下來的,其實都是學生手繪完成。
就浙江大學校醫院收診嘔吐腹瀉病人一事,浙江大學校醫院24日發布情況說明稱,截至10月24日14:30統計數據,因嘔吐腹瀉到校醫院就診的人數為69人(含校外人員),其中2人住院。經西湖區疾控中心調查,初步排除食物中毒,疑似諾如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