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7日19: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7日電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3月7日,農業農村部召開南方9省區畜禽生產視頻調度會議,會商調度當前畜禽生產情況,研究協調解決困難問題。會議強調,進一步推動生豬家禽生產穩定發展,確保完成全年穩產保供任務。
資料圖:超市工作人員分解豬肉。 中新社記者 張云 攝
會議指出,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畜禽產業的影響,各地各部門采取一系列措施,堅持疫情防控和畜禽生產“兩手抓”“兩不誤”,緊盯發展目標不放松,推動解決企業復工、飼料缺口、禽苗運銷和禽蛋賣難等問題。目前政策效果開始顯現,飼料供應基本能夠保障,家禽壓欄問題有所緩解,畜牧業生產經營秩序正在逐步恢復,畜牧業生產呈現積極向好態勢。
會議強調,各地要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各項工作,切實抓好生豬家禽生產保供。
一要進一步壓緊壓實畜禽穩產保供地方責任。把加快發展畜禽生產、增加肉類產品供應,作為一件大事要事來抓,將發展目標細化分解到縣市,采取超常規的措施,及時解決本地生產、運輸等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如期補上前期下滑的產能,把疫情對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
二要著力解決家禽業產銷不暢的突出問題。推動活禽交易市場分類管理,有序開放活禽市場;加快家禽屠宰加工企業全面復工復產,通過“點對點”方式與周邊省份加強合作,探索建設應急集中屠宰點,確保活禽適時屠宰、不壓欄;加大產銷對接力度,發展線上線下銷售。
三要推動生豬養殖場戶加快增養補欄。加快推進生豬新建改擴建項目全面開工復工,爭取盡早形成實際產能;堅持“抓大帶小”,采取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幫助中小養殖場戶盡快補欄增養;搞好技術服務,幫助養殖場戶提升飼養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防護水平。
四要積極爭取并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各地要落實好生豬生產政策,加大家禽養殖扶持力度,出臺針對性扶持政策。
五要持續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扎實做好禽流感等春季集中免疫工作,毫不松懈抓好非洲豬瘟防控。
鄉村建設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重點話題。鄉村建設行動即是順應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這種內在要求,促進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改善鄉風鄉貌的重要舉措。在加強縣域城鎮建設的同時,要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縮小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差距。
兩個“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放在一起,更凸顯了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調查體系的意義。當前,我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據悉,《指導意見》還提出,到2023年,實現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監管格局基本建成;實現“一張清單管制度”“一個平臺管發放”,補貼政策的科學性和資金績效明顯提高。鼓勵在全省范圍內推行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發放補貼資金。
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昨天(2日)發布,鄉村治理試點啟動一年來,取得階段性成效。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中央對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作出了全面部署,各級有關部門完善了鄉村治理制度安排。
農業農村部昨天(11月30日)發布,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首批30個整縣推進試點任務基本完成。近年來,農民合作社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面臨規范不夠、質量不高、指導服務薄弱等問題。
昨天(11月30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重慶市閉幕,交易金額達418億元,比去年增長9.8%。本屆農交會舉行了多場直播帶貨活動,吸引線下、線上觀眾超5000萬人次,帶貨銷售過億元。
為鞏固和擴大長江禁捕退捕成效,加強長江口水域禁捕管理,農業農村部最新發布,決定擴延長江口禁捕范圍,設立長江口禁捕管理區。長江口禁捕管理區范圍為東經122°15′、北緯31°41′36″、北緯30°54′形成的框型區線,向西以水陸交界線為界。
展會期間,農業農村部發布的《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總體水平達36.0%,較上年提升3個百分點,農業生產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部今年啟動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改善農產品品質。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淡水漁業的搖籃、魚類基因的天然寶庫。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強調,要切實抓好中華鱘等珍稀物種搶救保護,加力推進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爭取早日重現長江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麗景象。
正在重慶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發布了《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總體水平達到36%,較上年提升了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