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6日10:56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6月5日消息(記者朱敏 王志達)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6月5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正是一年中農事最繁忙的時候,全國各地正抓緊農時搶收小麥。
6月5日上午,在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大郭莊村北的麥田,十多臺聯合收割機沖向金色的麥浪,河北小麥機收會戰打響。成安縣向紅合作社社長曹臣梁信心滿滿。
記者:今年小麥長勢怎么樣?
曹臣梁:長勢特別好!
記者:這一畝地大概能收多少?
曹臣梁:應該在一千一二(斤)。略高于去年,千粒重也要比去年好。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段玲玲介紹,據農情調查,今年主體麥田長勢良好,畝穗數比上年增加。段玲玲表示:“目前全省3305萬畝小麥長勢良好,未來半個月如果沒有大風、冰雹這樣大的自然災害,今年仍然是一個豐收年。”
5月下旬以來,小麥由南向北梯次進入集中收獲期,各主產區搶抓好天氣,相繼開鐮收割,大規模跨區機收全面展開,全國麥收進入高峰期。
河南省小麥產量占全國總產量超過四分之一,目前,收獲已過八成。河南省最大的國有農場——黃泛區農場今年小麥種植面積近10萬畝,眼下農場三十多臺大型收割機已全部出動。農場副場長謝發順表示:“預計三到五天完全收割結束,有望畝平均達到六百公斤。”
據了解,安徽麥收預計在6月5日前后基本結束,山東麥收已全面展開。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截至6月4日17時,全國已收獲小麥面積超1.6億畝,進度過四成半,其中機收面積超1.5億畝, 連續8天單日機收面積超1000萬畝。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今年夏糧豐收在望。韓長賦介紹:“夏糧小麥今年長勢好于常年,無論是畝穗數、穗粒數和后期可以預期的千粒重,總體是不錯的,可以說豐收在望。”
秋糧的產量占全年糧食產量近四分之三,農業農村部發布,目前,全國秋收已全面展開,收獲過兩成,豐收已成定局。在秋收的同時有序推進秋種,穩定秋播小麥面積,高標準、高質量完成秋冬種,為明年的夏糧豐收奠定基礎。
陜北農民期盼“干活挑起金扁擔”;中原農民也一直流傳著“洋犁子洋耙”的憧憬……眼下,這樣的夢想正在照進現實。2016年10月,沈興新購置雷沃無人駕駛拖拉機等各類進口農機160多臺,除了在鄧州本地服務15萬畝耕地外,還輻射到湖北、山東、安徽、河北、陜西等地。
5月23日,在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銀張村,收割機在麥田里作業。但也要認識到夏糧豐收只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步,還需再接再厲筑牢穩固底線,從而厚植氣定神閑、笑看風云變幻的底氣。
” 5月下旬以來,小麥由南向北梯次進入集中收獲期,各主產區搶抓好天氣,相繼開鐮收割,大規模跨區機收全面展開,全國麥收進入高峰期。江西省聚焦44個糧食生產重點縣,實行省派指導組駐縣、縣領導包鄉、鄉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組干部包戶的“五級包干制”,穩面積任務不完成就不收兵。
3日,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總農藝師王俊忠介紹,今年全省小麥面積繼續保持在8550萬畝,其中,優質專用小麥發展到1350萬畝,占比15.8%,訂單率超過90%。
正值麥收時節,中原大地麥浪滾滾、麥穗飄香。6月2日,在周口商水縣魏集鎮,金色麥田里一派豐收景象,數臺大型聯合收割機正在往來穿梭,飽滿的麥粒與秸稈分離后滾入蓄糧倉。
風吹麥浪,汗濕衣裳,農機手奔向金色的海洋。5月下旬以來,夏糧主要作物小麥由南向北梯次進入集中收獲期,各主產省相繼開鐮收割,全國“三夏”大規模小麥跨區機收全面展開。
作為全國夏糧的重要產區,2019年夏糧產量占河南全年糧食總產的56%,河南小麥產量占全國的28%,位居全國第一,河南小麥迎來豐收為全國夏糧豐收奠定了基礎。”眼望豐收,河南西平縣種糧大戶張四新信心滿滿。
夏糧是全年糧食第一季,產量占全年糧食的20%多。為保糧食安全,今年,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93個專家團隊按產業鏈合理布局,從種到收全面提升小麥生產能力。
在河南省商水縣張莊鄉南嶺坡,5萬畝連片的小麥一片金黃,清風拂過,沉甸甸的麥穗隨風舞動,豐收在望。記者近日從河南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今年河南小麥生產保持良好態勢,夏糧有望再獲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