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2日09:29 來源:網絡傳播雜志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2016年11月7日發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圖/本刊記者 潘樹瓊攝
【解詞】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于2016年11月7日發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全文共7章79條,包括:總則、網絡安全支持與促進、網絡運行安全、網絡信息安全、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法律責任以及附則。其內容涵蓋網絡空間主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網絡運營者、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義務等九方面。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作為網絡安全的基本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以下簡稱《網絡安全法》)的實施標志著我國網絡安全工作進入新時代,這是《網絡安全法》成為2017年網信領域關鍵詞的本質原因,其背后是國家保護網絡空間主權的堅強意志,以及廣大人民群眾對維護自身網絡空間合法權益的熱切期盼。
經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同意,中央網信辦于2017年初印發《〈網絡安全法〉貫徹實施工作方案》,對法律實施作出全面部署。文件下發到各地黨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以及各部委,上下聯動、全國一盤棋的局面迅速形成。報刊、電臺、電視臺、網站等傳播平臺廣泛開展《網絡安全法》宣傳工作,企業、社會團體等紛紛組織專題研討班、培訓班,為法律實施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中央網信辦會同其他有關部門加快了《網絡安全法》配套文件、細則的制定,使我國網絡安全政策法規體系朝向健全完善邁出重要一步。《國家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網絡產品和服務安全審查辦法》《網絡關鍵設備和網絡安全專用產品目錄(第一批)》《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正式印發,《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先后公開征求意見,維護國家網絡安全的制度性屏障逐步建立。
一般而言,一部新制定的法律要在實施一年甚至更長時間后才開展執法檢查。但《網絡安全法》在實施不滿3個月時即啟動了執法檢查,這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中尚屬首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張德江十分重視這次執法檢查,作出重要批示:網絡安全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福祉。全國人大常委會在網絡安全法實施當年就開展執法檢查,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的重要指示精神,督促有關方面進一步加強法律宣傳,增強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抓緊配套法規政策制定,確保法律有效實施,著力提升網絡空間治理水平,切實維護國家網絡空間安全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希望檢查組精心組織好這次執法檢查,堅持問題導向,務求取得實效。
根據安排,6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親自帶隊分赴6省(區、市),另外委托12個省(區、市)人大常委會,檢查《網絡安全法》和《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的實施情況。這次檢查深入全面,既看到了法律實施取得的積極成效,也發現了各地在貫徹實施“一法一決定”、維護網絡安全方面還存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對我國網絡安全工作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落實《網絡安全法》要求,扎實做好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堅決清理各類違法違規信息。通過開展“掃黃打非”“劍網”等系列行動,對互聯網站、應用程序、論壇、博客、微博、公眾賬號、即時通訊工具、網絡直播中宣揚恐怖暴力和淫穢色情等信息及時清理。針對侵犯用戶個人信息犯罪高發態勢,公安部部署開展專項打擊行動,在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機關建立了反詐騙中心,統籌協調打擊利用公民個人信息實施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中央網信辦等四部委聯合開展對10款主流移動互聯網應用的用戶隱私條款評審活動,促使相關企業迅速整改,這一活動得到人民群眾強烈擁護。
“熱詞”之下還有隱憂。在看到成績的同時,《網絡安全法》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回避。這些問題都留給了2018年,一場“攻堅戰”已然打響。(文/左曉棟)
【記事】
《網絡安全法》頒布以來,如何讓中國首部全面規范網絡空間治理的法律更好地普及推廣,一直是各級網信部門的奮斗目標。
全國“網信普法進校園”活動掀熱潮
深入探討網信政策和法律前沿問題、解讀《網絡安全法》、解析網絡安全形勢……2017年9月14日,由國家網信辦、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公室共同主辦的全國“網信普法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暨首場“全國校園網信普法大課堂”在北京舉行。
全國“網信普法進校園”活動影響范圍廣泛,2017年9月至11月,國家網信辦和相關省區市網信辦陸續在北京、合肥、長春、重慶、海口、烏魯木齊等地的十二所高校開展系列活動。通過普法講座、專題論壇、模擬法庭、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動員線上線下十幾萬人次參與活動,起到了宣傳普及網信法律知識,提高廣大網民網絡安全意識的良好效果。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重普法宣傳
2017年9月16日,主題為“網絡安全為人民 網絡安全靠人民”的2017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拉開帷幕。2017年的網絡安全宣傳周將開幕式、網絡安全博覽會、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等重要活動的舉辦地放到了上海。宣傳周期間,編寫發放《網絡安全法》解讀和宣傳普及材料,推動媒體、企業、社會團體廣泛開展普及工作。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從態勢感知、技術標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以及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集中體現了《網絡安全法》的立法主旨
近日,人臉識別成為售樓處標配的新聞上了熱搜,將個人信息安全問題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乃至有人戲言要戴頭盔看房。或許不僅僅是人工智能,在未來的歷史進程中,科技越智慧,就越需要人治理的智慧。
(記者 陶鳳 實習記者 劉迪雅)據工業和信息化部10月27日消息,工信部發布關于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五批)。后續工信部將對問題突出、有令不行、整改不徹底的相關企業,采取全面下架、停止接入、行政處罰以及納入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或失信名單等措施,依法嚴厲處置。
截至目前,尚有131款APP未完成整改,其中“西瓜輸入法”“上海迪士尼樂園”“瓜子二手車”等APP在列。后續工信部還將對問題突出、有令不行、整改不徹底的相關企業,采取全面下架、停止接入、行政處罰以及納入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或失信名單等措施,依法嚴厲處置。
今年上半年,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勞東燕也遇到類似的狀況,但她決定對人臉識別說“不”。在勞東燕看來,很多推動人臉識別落地的機構,可能并沒有意識到隨之而來的風險有多大。
剛剛過去的這一周,河南鄭州邀約四海賓朋,在天地之中、母親河畔舉辦了一場“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的網絡盛宴,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必將載入史冊。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題:提高全民網絡安全意識 培育更多網安科技人才——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順利收官 9月16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中國網絡安全產業白皮書(2020年)》,顯示2019年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已達1563.59億元,同比增長17.1%,預計2020年將達1702億元,在數字中國建設進程中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正在全國多地聯動開展。“網信中國”今日聚焦河北、遼寧、重慶、寧夏、兵團等地網安周精彩活動,看各地如何創新求變,以多元內容、多種方式宣傳網絡安全知識。
剛剛過去的這一周,河南鄭州邀約四海賓朋,在天地之中、母親河畔舉辦了一場“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的網絡盛宴,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必將載入史冊。
9月17日,是黑龍江省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六大主題日”中的“法治日”。9月17日上午,在黑龍江省公安廳網安總隊的指導下,黑龍江省網絡安全協會在哈爾濱市中央大街開展“網絡安全宣傳周——法治日”宣傳活動。
9月17日,是黑龍江省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六大主題日”中的“法治日”。9月17日上午,在黑龍江省公安廳網安總隊的指導下,黑龍江省網絡安全協會在哈爾濱市中央大街開展“網絡安全宣傳周——法治日”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