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9日18:15 來源:人民日報
靈活就業人員中,小商小販多、生活服務業就業多、大齡失業人員多,抗風險能力弱,疫情沖擊更直接
對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及時按規定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范圍
7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人社部、民政部、農業農村部等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了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和農民工就業創業相關舉措情況。“我國靈活就業從業人員規模達2億左右,在解決勞動者生計同時,緩解了城鎮就業壓力,成為吸納就業蓄水池。”人社部副部長李忠說。
“四免”政策支持靈活就業
靈活就業人員中,小商小販多、生活服務業就業多、大齡失業人員多,抗風險能力弱,受疫情沖擊更直接。此外,靈活就業人員還面臨著資金籌集難、場地支持難、服務保障難、能力提升難等問題。
對此,國辦出臺《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重點提出支持措施:
突出加大對個體經營、非全日制、新就業形態的支持。
個體經營方面,主要是引導勞動者創辦投資小、見效快、易轉型、風險小的小規模經濟實體,支持發展各類特色小店,給予創業擔保貸款、稅收優惠、創業補貼等政策支持。
非全日制方面,主要推動非全日制勞動者較為集中的保潔綠化、批發零售、建筑裝修等行業提質擴容,增強養老、托幼和社會工作等社區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對符合條件人員給予社保補貼。
新就業形態方面,主要是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推動網絡零售、移動出行、線上教育培訓、互聯網醫療、在線娛樂等發展。
針對靈活就業人員自主創業,重點在審批管理、資金、場地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主要體現為“四免”。即免營業執照,對在指定場所和時間內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或從事便民勞務活動符合條件的,無須辦理營業執照;免部分收費,取消涉及靈活就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對經批準占道經營的,免征城市道路占用費;免租金,落實階段性減免國有房產租金政策,鼓勵各類業主減免或緩收房租;免費提供場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閑置空間等改造為免費的經營場地,優先向重點群體提供。
讓農民工在家鄉有工作,在城市能穩定
“截至二季度末,農民工外出務工總量達1.78億人,恢復至去年同期97.3%。”李忠說,受疫情沖擊影響,目前仍有部分農民工沒有外出或外出穩定性不高,一些外出后再次返鄉,農民工就業形勢還面臨一定壓力。
怎么辦?對外出農民工,努力幫助其穩在就業地;對返鄉農民工,千方百計挖掘崗位促進其就地就近就業。
促進就地就近就業方面,各部門將重點在產業、項目帶動就業和扶持返鄉下鄉創業上發力。“此次出臺的《關于做好當前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將以工代賑勞務報酬資金占比提高至15%以上,將推動工程建設拉動一批農民工實現就地就近就業。”李忠說。
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負責人吳曉玲介紹,截至7月底,全國新增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1300多萬人。其中,有5%的返鄉留鄉農民工通過云視頻、直播直銷等新業態創業。
此外,還將為農民工提供平等就業服務,在就業地、參保地全面放開失業登記,及時提供求職幫助,同時妥善處理各類勞動爭議,切實維護農民工勞動保障權益。
將失業、生活困難農民工納入臨時救助范圍
意見明確,要加大對困難靈活就業人員的幫扶力度。對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及時按規定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范圍。
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介紹,首先,民政部將符合條件的困難家庭納入低保范圍。各地將加大對困難群眾的摸排力度,重點關注未參加失業保險且近3個月內登記失業的農民工、城市靈活就業人員、低保邊緣人口等群體生活狀況,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家庭納入低保范圍。
其次,對符合條件的人員給予臨時救助。特別是,對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連續3個月無收入來源,生活困難且失業保險政策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未參保失業人員,若其未納入低保范圍,經本人申請,可由務工地或經常居住地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對其他基本生活受到疫情影響陷入困境,相關社會救助和保障制度暫時無法覆蓋的家庭或個人,也要及時納入臨時救助范圍。
此外,人社部門將通過穩定外出、承接返鄉、保住重點等舉措,全力幫助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08日 02 版)
11月3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其中事關孩子、房子、錢袋子等的惠民舉措,引人關注,令人振奮。這份邀請全國人民查收的民生“禮包”,堅持問題導向,回應民生關切,為廣大群眾的幸福“加碼”,是切實有效的“定心丸”,也是全社會的共同期待。
今年2月,人社部會同相關部門出臺了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三項社會保險費的政策;隨后,又將其中減半征收政策延長到6月底,將免征社保費政策延長到今年年底。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規范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從2020年10月1日起,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合理均衡地區間基金負擔,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通知》明確,建立全省規范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實現養老保險政策、基金收支管理、基金預算管理、責任分擔機制、信息系統、經辦管理服務、激勵約束機制等全省統一。
河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發《關于規范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從2020年10月1日起,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合理均衡地區間基金負擔,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通知》明確,建立全省規范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實現養老保險政策、基金收支管理、基金預算管理、責任分擔機制、信息系統、經辦管理服務、激勵約束機制等全省統一。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規范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從2020年10月1日起,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合理均衡地區間基金負擔,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通知》明確,建立全省規范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實現養老保險政策、基金收支管理、基金預算管理、責任分擔機制、信息系統、經辦管理服務、激勵約束機制等全省統一。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同時受近期汛情影響,部分困難群眾尤其是低保邊緣家庭、未參保失業人員,基本生活仍面臨著較大困難。近日,民政部、財政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確要適度擴大最低生活保障覆蓋范圍,做到“應保盡保”。
站在“穩就業”的高度審視,讓靈活就業成為保障就業市場穩健發展的重要抓手,各地、各部門還應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促進勞動者特別是農村貧困人口和城鎮低收入群體多渠道靈活就業。
在近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人社部、民政部、農業農村部等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了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和農民工就業創業相關舉措情況。通過對《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和《關于做好當前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等政策文件的解讀,進一步凝聚共識,積聚合力,全力以赴穩定就業大局。
(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商務部、人民銀行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支持發展新就業形態。(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題:多渠道靈活就業 拓寬就業“蓄水池”——權威部門詳解支持就業新舉措 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負責人吳曉玲介紹,促進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已取得積極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