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8日13:20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合肥9月17日電(記者馬姝瑞)“接近目的地時,導航會自動提示周邊的可用停車場,還能顯示車位數量,連計費方式都一清二楚!”安徽合肥市民張欣說。
每逢周末,她都要駕車接送孩子前往市區的舞蹈學校上課,停車對于這對母女來說是件“大事”。
今年9月,長三角首個市級智慧停車系統在合肥啟用,110家停車場的實時數據“上線”發布,“找車位”變得輕松許多。
智慧停車系統實時顯示的停車場及車位信息。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這個搭載在高德地圖上的停車系統可以幫助車主提前選好停車場,預知停車泊位,避免找不到停車場,或者進了停車場找不到車位的麻煩。”合肥市城管局考核中心主任李大勇說,未來全市的實時停車信息都將進入系統。
阿里巴巴戰略發展部安徽省總監張少蒙表示,智慧停車是“互聯網+”功能在城市數字治理方面的又一成果,也將為其他領域“數字治理能力”的開發提供示范和借鑒。
從智慧停車到長三角地區電子證照互認,從城市大數據共享到跨區域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近日在合肥召開的世界制造業大會江淮線上經濟論壇數字政府建設論壇上,一系列“數字治理”的前沿成果為中國基層城市管理描繪了新藍圖。
根據在論壇現場簽署的《長三角地區電子證照互認應用合作共識》,三省一市將共同梳理高頻電子證照在政務服務、特定監管執法、社會化生活領域的應用場景,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營業執照、出生醫學證明、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資格證等高頻電子證照將在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場景中共享互認。其中,電子駕駛證、行駛證互認將于今年9月30日開始實施。
今年8月發布的《中國城市數字治理報告(2020)》顯示,“數字治理”已經成為中國城市治理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城市治理則被認為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繼2016年浙江杭州率先提出“城市大腦”概念,綜合運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探索智慧城市建設后,不少地方紛紛跟進,將城市治理數字化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銅陵“城市超腦”系統??拼笥嶏w供圖
參與建設銅陵“城市超腦”系統的科大訊飛執行總裁陳濤表示,城市運行和管理大數據經過匯集,再由人工智能處理利用,可以為交通、教育、醫療、政務服務等多個領域賦能,提升市民的獲得感,提高城市運行效率。
“未來的城市治理將更加精細,快速應急響應、補齊民生短板等需要將被‘數字治理’所滿足,城市除了依靠政府的管理能力外,還將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增加更多‘自愈力’?!标悵f。
“非常暖心”“為好辦法點贊”“安全是硬道理”……不久前,云南昆明交警的一個“小巧思”贏得多方叫好:為防控大型車輛右轉時因視線盲區引發事故,當地在具備條件的路口,施劃大型車輛“右轉彎盲區警示帶”,提醒行人注意避讓。城市治理需要繡花精神,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細化水平,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
近年來,我國各地城市依托黨建引領、社會參與、治理重心下移和智慧治理等方式,探索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作者: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研究員,南開大學中國政府聯合研究中心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 吳曉林;
小陳通過海量數據研判分析建立了數據模型,關聯起各類高頻投訴之間的聯系,最終發現,夜間施工、工地施工和道路施工關聯緊密。城市數字化轉型也會讓生活在這個城市中的人們有一種更深切的、對于“生活更美好”的感受度,這也是對“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的踐行。
目前,杭州城市大腦通過理念驅動推動數字賦能,圍繞解決城市治理、民生服務方面的痛點難點問題,已建成11大系統48個應用場景。可以看到,杭州城市大腦的建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擺在中心地位。
從打電話到寫留言,從意見箱到大數據,變的是接訴的形式,不變的是對“為人民服務”的深刻把握和生動踐行。如何進一步調動多方資源和力量來解決問題,甚至提前感知精細化治理出現的難點,正變得愈發緊要。
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轉的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多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實現城市的智慧管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互聯、智能和開放共享的智慧城市建設,能夠讓“城市病”消弭于無形,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通過這次實地走訪調研,切身感受到各地在基層治理中激發出來的改革熱浪,對各地基層治理能力和創新發展有了再認識?!按髧□r@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云南省日前出臺相關政策,其中提出優化對新業態的包容審慎監管措施,鼓勵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創新,探索建立“容錯”機制。
數字治理已成為繼傳統GDP后 城市間競爭的新賽道 浙江省在2020年提出按照 “整體智治、協同高效”的理念方法 促進城市治理方式現代化 杭州進一步挖掘城市發展潛力
近日,杭州11個停車場集體進入了“無桿時代”?!安挥门抨?、不用掃碼、不用抬桿、開車走人”一氣呵成的離場方式中我們看到一個更智能、更人性化的停車場,更看到了數字賦能城市治理帶來的便民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