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1日09:15 來源:映象網
“尚賢者,政之本也 ?!睂崿F鄉村振興,基層干部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對于基層干部而言,必須扛起鄉村振興的大旗,做好“領頭雁”,當好“排頭兵”。
基層干部必須“接地氣”,要多到基層走一走,多到農民家中坐一坐。要深入農舍村戶、田間地頭傾聽民聲、了解民情,及時掌握基層和群眾的真實情況,想村民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尋找適合并符合村民的致富路子。
基層干部應經常調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梳理出針對性強的發展思路。要幫村民之所困,帶著責任和問題,努力為村民謀劃出能夠切實解決困難的辦法,使村民生活真正得到改善。
基層干部應為農村精準把脈,根據農村的現實狀況,準確定位農村發展的“癥結”。結農村實際情況,傾聽基層呼聲,緊抓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化解村民亟待解決的問題。協調推進鄉村振興的各個環節,努力契合民心民意。
當好鄉村振興的“排頭兵”,要有心系群眾的為民情懷,以改善鄉村面貌、推動鄉村發展為己任,切實為群眾謀福利;要有以問題為導向的務實態度,有發現問題的敏銳、正視問題的清醒、解決問題的自覺,牢牢抓住改革發展的“牛鼻子”;要有啃硬骨頭的信心和決心,直面問題不推諉不回避,不等不靠、主動化解。
要有敢闖敢干的改革精神,觀察經濟社會大勢、分析市場需求趨勢、研究自身發展態勢,找到鄉村振興、群眾致富的發力點和突破口。除此之外,要不斷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從而帶領一方百姓奔向小康社會。(余藺)
五年前的春天,在中原崛起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河南,為河南指明了打好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創新驅動發展、基礎能力建設、新型城鎮化等“四張牌”,提出了“中原更加出彩”的殷殷要求,給河南的持續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
城鄉之間有差別,這不奇怪,但是,差距過分懸殊,特別是基礎設施如果差距過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頭萬緒,該從哪著手呢?總書記在河南團說的明明白白,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
鄉村振興戰略,事關千家萬戶,是中國鄉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斷激發前進的動力呢?總書記說得好,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
吳剛說話的底氣,來自該鎮黨委書記趙大青2018年所創新的“名譽村長”選聘模式。3年的實踐證明,該模式有助于鄉村振興,能幫助村子解決大事、難事以及協調閑事。
稻田片片金黃、烏桕紅染山間、木籽如星空點綴,初冬時節,筆者走進商城縣伏山鄉里羅城—余子店烏桕谷,一幅幅色彩斑斕的自然油畫入目來,稻田里、田埂間,游客們正在用手機記錄這如畫美景。
新農人如何助力鄉村振興?如何打造一支覆蓋生產、流通、營銷全產業鏈的農村雙創力量?新農人又如何嘗試互聯網+技術? 11月21日,
應引進新的技術人才。人才在智慧農業的應用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當下種田的農民大多為中老年人,這部分人的接受能力較差,對新事物的發展不敏感。而青年人才的學習能力非常強,引進青年人才,并在科技公司及各級農科院的幫助下,才能更好地應用智慧農業,利用智慧農業增產增收,最終實現鄉村振興。
手中有糧,心里不慌。長期以來,解決糧食問題是治國理政中最大的事情。自始至終,黨和政府也都高度重視三農問題。當然,基層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