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1日11:49 來源:新華社官方帳號
11月20日,首屆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湖北省武漢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向大會致賀信。信中說:“此次大會在湖北武漢召開有著特殊意義”。
如何理解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這個特殊意義?這一特殊時點、這座英雄之城、這項重要議題,傳遞了哪些信息?
話題,可以從這個“G”和這張“網”打開。
5G與工業互聯網,一個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演進升級的重要方向,一個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二者的融合將有力支撐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驅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
武漢,則與這個“G”和這張“網”有著非同尋常的關系。
網絡的鋪設和鐵路交通相似,講究縱橫布局。地處中部地區的武漢,是我國非常重要的網絡“樞紐”。
這里是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之一,也是全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五大國家頂級節點之一。網絡上“跑”著的大量信息,很多在這里交匯、解析。曾有數據統計,武漢國家頂級節點平均日解析量13萬次,標識注冊總量在全國五大頂級節點中排名第三。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曾來到武漢,考察企業創新發展情況。聽到介紹一家企業在“超大容量、超長距離、超高速率”光通信領域的研發和生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一根光纖上可實現67.5億對人同時通話,總書記表示贊許。
這家企業所在的東湖高新區,就是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發生產基地,集聚了百余家光通信、5G移動通信等企業,被譽為“中國光谷”。
11月19日至21日,2020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在位于武漢的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大會特色活動“5G+工業互聯網成果展”同步舉行。圖為11月19日,工作人員演示一套5G智能采煤系統。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依托“中國光谷”和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國家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擁有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產業集群,武漢具備了探索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的基礎。
在武漢召開此次會議,有著區位優勢、數字基礎、產業支撐的“地利”,更體現了黨中央和社會各界對這座城市重振的深切關心和期盼。
作為全國疫情最重、管控時間最長的省份,湖北遭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經濟重振也面臨較大困難。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湖北經濟的恢復與發展。今年3月,他赴湖北考察時指出,“在湖北最艱難的時期搭把手、拉一把”。
2020年3月10日,習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這次大會,總書記在賀信中強調,“希望湖北省和武漢市以此次大會召開為契機,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貢獻。”
作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英雄之城,湖北武漢正處于疫后重振的關鍵時期。經濟要恢復,不僅要有速度,更要有質量。對湖北和武漢而言,要抓住“5G+工業互聯網”等相關產業優勢,加快培育新動能,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在產業發展的代表性城市,通過展會、論壇等形式,把人才、企業、產業鏈各個環節“請”過來,聚集資源要素、對接市場供需、完善產業鏈條,將有助于湖北和武漢聚合創新動力,加快構建數字優勢。
11月19日至21日,2020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在位于武漢的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大會特色活動“5G+工業互聯網成果展”同步舉行。圖為11月19日,參觀者了解一臺自動駕駛飛行器。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會議是契機,發展是目的。
立足自身,抓住“5G+工業互聯網”這個突破口,夯實數字基礎、做大融合創新,湖北和武漢必將盡快走出疫情陰霾。緊抓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重大機遇,推動數字經濟更好地賦能千行百業,激活發展動力,中國經濟也將贏得優勢、贏得主動。
策劃:霍小光
監制:車玉明、趙超
統籌:杜宇
主筆:張辛欣
視覺|編輯:朱舜、李恒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城鄉之間有差別,這不奇怪,但是,差距過分懸殊,特別是基礎設施如果差距過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頭萬緒,該從哪著手呢?總書記在河南團說的明明白白,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
鄉村振興戰略,事關千家萬戶,是中國鄉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斷激發前進的動力呢?總書記說得好,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
聯播+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從戰“疫”主戰場武漢到三秦大地陜西,從國家糧食主產區之一松遼平原到澎湃著經濟活力的長三角……習近平總書記今年的考察足跡中,留下許多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殷殷囑托。
12月7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脫貧攻堅、雙擁工作、知識產權保護等。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2017年底,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一夜之間火了起來。新華社發 “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視頻丨總書記的一周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長江經濟帶沿線,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在全國的地位凸顯,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領跑全國。
“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各項事業長足發展,在提高質量、促進公平等方面成效顯著,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教育的社會貢獻力不斷提升。今年,涼山州進一步落實教育扶貧“三免一補”政策,貧困戶子女入學在免學雜費的基礎上,每人每天還有3塊錢的午餐補貼。
憲法,國家的根本法,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弘揚憲法精神,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進行深刻論述。(記者羅沙 視覺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