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3日11:13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昨天(2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民政部、人社部、審計署、國務院扶貧辦、銀保監會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將建立健全監管長效機制,確保各項惠民惠農政策落地見效。
根據指導意見,到2023年,所有直接兌付到人到戶的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原則上均實現通過“一卡通”方式發放,清理整合補貼政策和資金、規范代發金融機構、搭建集中統一發放平臺、加強公開公示等工作基本完成,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監管格局基本建成,實現“一張清單管制度”“一個平臺管發放”,補貼政策更加科學,資金績效明顯提高。
財政部監督評價局局長 郜進興 :所謂的一張清單管政策(制度),就是把所有涉及到惠民惠農補貼政策的要通過網站,通過各種方面的途徑,讓老百姓知道我有哪些補貼的政策。一個平臺管發放,就是通過“一卡通”,比如說我們建議基于社保卡的這么一個平臺(載體),來發放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
多舉措確保補貼資金落實到位
為了確保財政補貼資金能安全有效地發放到老百姓手中,此次發布的《指導意見》,采取了多個創新措施。
創新措施一 向社會公布補貼政策清單
《指導意見》的第一個創新措施,就是要求各省份抓緊梳理本地區補貼政策和項目,綜合運用監督檢查、績效評價等手段,加快補貼政策和項目資金清理整合進度,最遲不晚于2021年6月底,向社會集中統一公開補貼政策清單,并在以后年度動態調整,及時向社會公布。要以公開促改革。
創新措施二 規范代發金融機構
不僅如此,指導意見明確要規范代發金融機構。各省級政府要依法選擇基層網點多、服務質量好、優惠便利群眾的金融機構代發補貼資金,對代發金融機構在資金支付、補貼通知、便捷取款、數據安全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
對尚未實現“一卡通”方式發放的省份,鼓勵其推行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發放補貼資金。從源頭上解決“卡出多行”“一人多卡”“人卡分離”等問題。
創新舉措三 各省份要公開補貼信息
此外,各省份要更多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補貼信息公開工作,依托“互聯網+政務服務”、大數據管理等,充分發揮政府或部門門戶網站、政務新媒體、政務公開欄等平臺作用,盡快形成集中統一的補貼信息公開、查詢和投訴舉報專欄,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
《指導意見》還在補貼資金發放流程、搭建集中統一管理平臺等方面,做出了明確要求。
財政部監督評價局局長 郜進興:通過出臺這個指導意見,進一步系統地規范相關的政策,建立惠民惠農資金監管的長效機制,徹底斬斷伸向惠民惠農資金的黑手,實現(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滿意感、幸福感。
四川以“一卡通”為載體 拿到補貼資金更便捷
如何確保惠民惠農補貼政策不打折扣?確保每一分補貼資金都能落地落實,國內不少地區都做了創新和探索。
在四川,“一卡通”以社保卡為載體,所有補貼資金都通過“一卡通”發放,減少了中間環節,資金到卡更快捷,群眾更方便。
在四川田家鎮正子村,村民劉兆全每個月能拿到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共計1180元。他說,自從惠民惠農補貼實現了“一卡通”,再也不擔心自己搞不清楚補貼明細了。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田家鎮正子村村民 劉兆全: 以前有低保卡、老年卡、殘疾卡、糧食補助卡,取到這樣錢,沒有取到那樣錢,跑過去跑過來,這下方便了,錢打到一張卡上,取錢也方便了。
在四川,“一卡通”以社保卡為載體,在業務審核的基礎上進行了大數據校驗,確保補貼資金精準發放,并為老百姓開通了掌上服務,補貼資金到賬免費實時短信通知等。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田家鎮社事辦副主任 鄧慧:“一卡通”實行以后,我們鄉鎮的職能由原來的數據錄入、審核、發放一條龍服務變為初審,以前我們人工審核工作十分繁雜,現在“一卡通”系統為我們提供了大數據自動校對功能,極大地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
據了解,四川財政部門搭建補貼項目資格審批支撐平臺,省級和市縣相關部門在此平臺上建設各項惠民惠農財政補貼的審批信息系統,實現與“一卡通”發放監管系統無縫對接,完整呈現出從補貼申請、審批到兌付的全過程。
四川省財政廳副廳長 黎家遠: 通過一張小小的社保卡,把所有補貼資金聚集到這張卡上,實現了“一卡通”,這樣既減少了中間環節,又縮短了發放時間,群眾管卡更方便,資金到卡更快捷。
在四川,除中央或省級特別規定發放渠道的資金外,所有到人到戶的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全部納入“一卡通”平臺。截至11月30日,“一卡通”平臺累計已受理補貼申報23241.03萬人次,校驗符合享受補貼對象23122.11萬人次,發放補貼金額680.1億元,惠及2687.04萬人。 (總臺央視記者 王楠 杜雷鳴)
(編輯 張冰)
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6日在武漢舉行。據介紹,截至2019年年底,中央財政補貼保費的農業保險品種擴大到16個,基本涵蓋了關系國計民生和糧食安全的主要大宗農產品。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財政部等七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昨天(2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審計署、國務院扶貧辦、銀保監會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導意見》。2019年,財政部等七部委在全國范圍內聯合開展了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專項治理,發現了問題主要集中在三類。
據悉,《指導意見》還提出,到2023年,實現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監管格局基本建成;實現“一張清單管制度”“一個平臺管發放”,補貼政策的科學性和資金績效明顯提高。鼓勵在全省范圍內推行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發放補貼資金。
2020年三季度,在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積極作用下,我國農業經濟持續向好,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種植結構持續優化,生豬產能持續恢復,農業投資快速增長,農產品貿易持續改善,農民收入穩定增長。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已完成15億畝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為兩億農戶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為拓展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成果運用,四川推進承包信息平臺互聯互通,成功接入部市縣級平臺,實現由縣到部數據適時更新。
一大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托里鎮烏蘭旦達蓋村村民吉·乃德曼又早早地走出家門,在村子里散步。村黨支部書記公·特力瓦伊介紹,當地蒙古族群眾多,村里將惠農政策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到每村每戶,讓群眾聽得明白、聽得高興。
一大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托里鎮烏蘭旦達蓋村村民吉·乃德曼又早早地走出家門,在村子里散步。村黨支部書記公·特力瓦伊介紹,當地蒙古族群眾多,村里將惠農政策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到每村每戶,讓群眾聽得明白、聽得高興。
要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健全糧食安全制度體系,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在探索現代農業發展道路上創造更多經驗。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突出抓好耕地保護和地力提升,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農技人員在田間地頭給潮水壩村種植戶講課。柑橘園園區長陳明元帶領村民忙著除草、梳果、修枝……“做夢也沒有想到,我這把老骨頭還有這個本事。陳明元、薛登友之變,潮水壩之變,是儀隴縣在決戰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用心用情、真抓實干、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