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5日10:32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從月面起飛,攜帶月球樣品進入預定環月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
經過約6分鐘的飛行,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完成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三個階段,順利進入預定環月軌道,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除了確保準時準點起飛才能保證后續任務順利實施外,此次嫦娥五號上升器還面臨著起飛初始基準與起飛平臺姿態不確定、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地月環境差異等問題。另外,由于月球上沒有導航星座,上升器起飛后,需在地面測控輔助下,借助自身攜帶的特殊敏感器實現自主定位、定姿。
點火起飛前,著上組合體實現月面國旗展開并對國旗拍照,這也是我國首次在月球表面實現國旗“獨立展示”。接下來,嫦娥五號回家路還將經歷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軌返分離等關鍵步驟,最終由返回器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這將驗證我國從月球返回地球的技術能力,也為未來的載人登月及建設月球科研站奠定堅實基礎。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鉆取子系統主任設計師 王國欣:說不緊張,其實是不想緊張。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題:“十三五”之“太空舞”:中國航天耕宇牧星耀蒼穹 北京時間12月6日11時58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這次嫦娥五號奔月,有網友說,畢竟白天看不到月亮,所以要在晚上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副主任吳煒琦表示,其實,發射窗口
是“承包一年家務”的承諾,還是武漢陽臺上的感謝;是登頂珠峰的祝賀,還是嫦娥五號發射的轟鳴……一段段同期聲,記錄一個迎難而上、乘風破浪的中國。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的云飛路兩側,密布著20多家量子科技企業,被稱為“量子大道”。“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奮斗”。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并于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
嫦娥五號上升器完成了它的使命 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 成功實施了分離 從對接到分離 從重聚到分別 相聚六個多小時 很長又很短 長到上升器可以一點一點地
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并于6時12分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天舟”“天宮”交會對接所使用的微波雷達已實現減重一半,這次嫦娥五號任務,微波雷達再次“減肥”數公斤。
12月6日,航天科技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監測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情況。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12月6日,航天科技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監測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情況。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并于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為了實現樣品順利轉移,航天科技集團八院149廠對接與樣品轉移機構總裝團隊付出了艱辛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