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7日16:35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6月5日,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農民駕駛收割機在田間收割小麥。
人民網石家莊6月7日電 小滿麥金黃,夏收正當時。6月5日上午,河北省小麥機收“第一鐮”暨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試點啟動儀式在邯鄲市成安縣大郭莊村舉行。這標志著河北省3305萬畝小麥收獲將從南到北、自西向東全面展開,預計到6月21日前后在唐山結束。
“今年麥子大豐收了,麥子飽滿,我的麥子今年全部供應北京市場,我們跟中國農墾建立了框架協議,生產的富硒小麥全部打進北京市場,他們公司給我們提供技術,我們生產富硒小麥,這樣小麥每斤增收1毛多錢,一畝地能增加收入100多快錢。” 種糧大戶曹臣良高興地說。
在河北省成安縣辛義鄉大郭莊村的麥田里,15臺小麥聯合收割機隆鳴著駛向麥田,和著飛舞的麥秸演奏出豐收的樂章。種植大戶曹臣良今年承包的大片麥田全部種上了富硒小麥,不僅再創高產,而且因為市場緊俏,每斤價格也比去年多出了一毛錢。開鐮當天,成安縣1500臺聯合收割機在同時作業,全縣32.5萬畝小麥將在5天之內全部收獲完畢。
多措并舉 保障三夏生產
為確保全縣32.5萬畝小麥顆粒歸倉,成安縣未雨綢繆,農業、氣象、工商等部門全力做好信息服務和技術指導,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并公布熱線電話,提前發放農機年度檢審通知,督促農機手準備相關手續并及時參檢。對即將投入使用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農業機械安全性能進行檢查,調試機車排查安全隱患,確保每個機手、每臺收割機都能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夏收作業中。同時,還儲備了化肥、玉米、夏谷、大豆、夏花生等育種,滿足全縣播種需求,并對夏收中小麥收割、秸稈打捆和深松播種作業農機具進行統一調度,成套化運作,確保即收即種,機械化作業率達到100%。
“現在加油很方便,在地里都能加油,很便宜,比市面上還便宜。”小麥收割機機手說。為加快小麥機收的快速推進,當地石油部門對三夏期間農機加油價格進行了下調,給出了近年來的優惠新高。石油部門還把加油車也開到了田間地頭,為農機加油。同時,農機維修服務車輛堅持24小時巡邏,如果收割播種機械出現故障,機修服務隊員會在第一時間,盡快幫助收割機手排除機械故障,確保收割進度不受影響。
6月5日,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農民在田間收割小麥。
“物聯網+”農機 打造智慧農場
“現在收割機都配備了物聯網計產設備,割完麥馬上就能測出每個地塊的產量。”駕駛物聯網計產小麥聯合收種的機手叫曹巴特介紹說,他駕駛的機械安裝了自動計產信息系統,由原來的人工丈量面積和人工測定產量,變成了智能化、自動化面積和產量測定,并對小麥糧食等級進行初步劃分,對于糧食的含水量、破碎率均有完整的測定數據,并且將面積、產量、含水量、破碎率等數據傳輸到互聯網數據終端,供“智慧農場”和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工作參考和技術指導。
智能化、信息化為今年“三夏”注入活力,智慧農機成為今年“三夏”新寵。激光平地機、利用北斗衛星的定位與導航技術的無人駕駛拖拉機、實現智能化控制的精量播種變量施肥播種機等多種大型職能化機械聯合“作戰”,密切配合,高效完成小麥收割、脫粒、秸桿收集、土地翻耕、玉米播種等工作。
據了解,成安縣在“三夏”全程機械化生產上實現了農機“四化”——農機管理信息化、田間作業自動化、生產過程數字化、經營服務網絡化,同時實現了技術路線優化、作業模式完備、農機裝備高端、農機農藝和信息化融合的模式。
據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統計,今年河北小麥播種面積3305萬畝,適宜機收面積3288萬畝。據悉,今年“三夏”期間,河北將組織和調度小麥聯合收割機、拖拉機、夏玉米播種機、秸稈還田機等200萬臺農業機械投入作業。其中,小麥聯合收割機9.34萬臺,預計半個月左右河北小麥將基本收獲完畢。小麥機收率穩定在99%以上,玉米機播率達到93%以上。(楊文娟、武成軍)
從南到北,我國的大規模夏收接近尾聲,各地收購工作全面啟動。截至目前,全國已收獲冬小麥超過3億畝,大規模小麥機收基本結束,機收率達97%,其中黃淮海地區小麥機收率達99%,連續15天日機收面積過千萬畝,均創歷史新高。
農業農村部近日宣布,今年我國夏糧豐收已成定局,又是一個豐收季。今天刊出上篇,先去看看小麥的品種推薦、田間管理、農機收獲、烘干貯藏等方面情況。“小麥生產周期長,從秋冬種到春管再到夏收要8個月時間,麥田管理可謂是‘蟲口奪糧’。
6月17日,河北唐山遵化市東新莊鎮西莊村的農民駕駛農機收割小麥。截至6月17日,全國已收獲冬小麥3.05億畝,大規模小麥機收基本結束,機收率達97%,其中黃淮海地區小麥機收率、玉米機播率分別達99%、93%,連續15天日機收過千萬畝。
6月5日,在河北省南部的邯鄲市成安縣,隨著一臺臺大型小麥聯合收割機轟然啟動,拉開了河北省小麥機收作業的帷幕,3305萬畝小麥自南向北開始收獲。在邯鄲市成安縣大郭莊村向紅農機專業合作社,十幾臺大型小麥聯合收割機正在田間緊張作業。
農業農村部調度顯示,今年小麥機收進度比常年提早3天左右,黃淮海主產區機收率超過98%。今年,小麥第一大省河南立足打造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核心區,拿出3.2億元支持擴種優質專用小麥,重點推廣鄭麥136等7大優勢品種。
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段玲玲介紹,據農情調查,今年主體麥田長勢良好,畝穗數比上年增加。” 5月下旬以來,小麥由南向北梯次進入集中收獲期,各主產區搶抓好天氣,相繼開鐮收割,大規模跨區機收全面展開,全國麥收進入高峰期。
農業農村部最新發布,5月下旬以來天氣晴好,夏糧主要作物小麥由南向北梯次進入集中收獲期,各主產省份相繼開鐮收割。為有效應對疫情和天氣等不確定因素影響,農業農村部和各小麥主產省制定了“三夏”農機跨區作業應急處置工作方案。
據農業農村部消息,截至28日16時,全國已收獲小麥6500萬畝,收獲進度約兩成。針對湖北夏收初期聯合收割機出現較大缺口,農業農村部5月中旬協調七個省份,緊急調度1.9萬臺聯合收割機赴鄂支援,目前湖北夏收進展順利,3000多萬畝糧油作物已實現顆粒歸倉。
這兩天全國多地夏糧成熟,小麥主產區紛紛開啟“三夏”搶收搶種模式,廣大種植戶們巧妙利用各種現代科技助力麥收,確保小麥顆粒歸倉。目前,江蘇省小麥苗情長勢為近6年最好,如果后期天氣正常,今年江蘇夏糧也將迎來豐收。
在河南省商水縣張莊鄉南嶺坡,5萬畝連片的小麥一片金黃,清風拂過,沉甸甸的麥穗隨風舞動,豐收在望。記者近日從河南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今年河南小麥生產保持良好態勢,夏糧有望再獲豐收。